開啟青春期親子溝通之鑰

 

  親子關係是一種永久而無選擇的關係,儘管青春年少叛逆、難以駕馭,相處之道耐心、尊重、多關懷接納、多瞭解傾聽、建立適當期望和溝通方式,仍是父母與青春期子女相處的不二法門!!

 

  父母溝通之道,宜掌握下列「三多」與「三少」的技巧:

 

「三多」技巧:

 

創造溝通管道與情境:孩子不是任何時間都願意和父母溝通,以他的角度欣賞他的所愛,如音樂、CD等,創造溝通機會。要打破緊張、僵化關係,紙條或寫信有時比語言更有效。偶而來個單獨的約會喝喝咖啡、逛逛街,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肢體語言的運用:行為語言的力量常是大於語言的力量,父母一個溫暖的眼神、搭肩的動作都足以傳遞出深深的關愛。

 

積極傾聽:除了專心瞭解孩子說話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去體會他說這些話的情緒。減少父母「勸說」、「教導」的角色,做孩子的朋友,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

 

 

「三少」技巧:

 

減少以偏概全的表達: 如「你為什麼總是…」、「你從來不…. 」,孩子不能容忍被父母誤解,只對眼前、當下的事件做表達。

生氣時忌說重話:父母要多學習情緒管理技巧,生氣時特別忌諱一些重話,如「有種你就不要回來!」、「早知道當初就不要生你!」…..。此類的話如潑出去的水,孩子極可能睹氣而產生無法挽回的結果。

少用「你…的訊息」,多用「我…的訊息」:前者是一種責備的語氣,如面對夜歸的女兒,一句「你為什麼這麼晚回家!」,親子溝通孔道一定就此打住,轉換成「媽媽很擔心你晚回來…. 」,讓父母的愛以關心取代責備。

父母學習設定規範、訂定契約的技巧

 

  青少年期的獨立與依賴衝突,父母給予自主的同時,「規範」與「引導」仍是重要的,可以透過家庭會議的方式,經由溝通討論訂定「明確」的規定。

 

零用錢的給予:孩子社交活動日增,零用也增加,同伴之間易有比較,父母需經由與子女討論,決定零用錢數目,此外,孩子欲買超出預算的東西,堅持無效後,其餘則由子女支付。

 

回家時間與假日外出規則的限定:訂定回家的時間,晚歸務必事先告知家人,訂定假日外出的次數。

結交異性朋友的分際:父母可鼓勵群體的社交活動,並告知結交異性朋友的分際,當出現「約會」時,雙方需溝通,讓子女瞭解父母想知道他們約會的性質、地點,是在預防突發狀況時能及時聯絡並訂定回家時間。

  總之,等待揚帆的青少年,需要父母提供他支持、安全、有信心的環境,走不穩時適時給他鼓勵與勇氣,走得穩時適時給一些掌聲,父母在無助、困惑時,朋友、過來人、專家均會有一些幫助,不要吝於找人傾吐、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