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他鄉—高更特展99.11/27-100.2/20

(Elsewhere: Paul Gauguin)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http://www.tfam.museum

展覽網站:http://www.u-exhibition.com/gauguin/

《永遠的他鄉—高更》係台灣首次策畫「後印象派主義」之代表人物之一:高更(Paul Gaugin)之展覽,將於2010/11/27起正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盛大展出,預計展至2011/2/20。為期能完整呈現高更各個藝術創作時期的思想內涵,以及高更對當時藝壇與後世流派發展的多元影響,特自歐洲、美國、日本等十多所美術館、基金會及私人藏家商借作品共約86件,包含高更油畫、版畫、銅雕、木刻、陶藝與紙上作品約58件,同時亦將展出受高更啟發與影響的16位阿凡橋派(Pont Aven School)與那比派(The Nabis)的藝術家共28件作品,如保羅.塞魯西葉(Paul Sérusier)、愛彌兒.貝納(Émile Bernard)、艾杜瓦.烏依亞爾(Édouard Vuillard)、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等,藉由這些追隨者的作品,進一步瞭解高更對20世紀現代藝術的影響與貢獻。

保羅.高更傳奇的一生,為了追求遠方的呼喚,不惜頃家蕩產遠渡他鄉,企圖走出西方繪畫的新格局,謂為現代藝術的啟蒙大師。高更畫作色彩濃烈,在他超越時代的美學構圖下,卻有散發出無盡的詩意與靜謐的憂傷。本展係台灣首次策劃之高更個展,展覽作品將從歐洲、美國、日本等十多所美術館、基金會及私人藏家商借50餘件高更的油畫、版畫、紙上作品、銅雕及木刻等,希望呈現高更在他戲劇化的人生中,各種藝術風格的轉折與創新,不僅掀開歐洲藝壇的原始藝術風潮,呈現西方文化逐漸消逝的生命力,也與其綜合主義作品共同寫下他在西方藝術史的重要地位。咸認高更留給二十世紀的最重要貢獻,是解放形體與色彩的限制。本展為強調高更把下一代從自然主義束縛中解放出來的影響力,同時也展出受到高更所啟發與影響的布列塔尼地區畫家如阿凡橋派及那比派等16位藝術家約25件作品,藉由這些追隨者的作品,來瞭解高更如何透過自己與畫派對後世如野獸主義與表現主義不可磨滅的影響與貢獻。

高更簡介

三個大溪地人 Three Tahitians, Paul Gauguin, 1899

治桂作品

治桂作品(合著)

治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