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電影導讀教室]暑假開始互動發聲 ~ 由台大研究所 巴鎮 哥哥打頭陣 ~

不只是一言堂.也挺好.表示[教室~有教與學的功能!]

這是7.29當天將上演的紀錄片~今年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加持~
推薦給家長們帶孩子去看.是很好的暑假進修一頁.

巴巴原是看了電影想到我.寫了2400字的感言.
我將可供大家參考的部份摘取1000字而成.

蘇蘭 2005.7.17.

老師...

謝謝您的摘取~:)

真的是太厲害啦!!

 

我這幾天一直在忙身心障礙才藝比賽的事情

所以好不容易昨天晚上總算有時間改一改

但我自己改來改去的結果都不少於1500字

又煩惱一改會否少呈現了些什麼

 

但剛剛看過老師幫我摘取的版本

真的是在質與量都兼顧到了!!

 

謝謝老師~ *^^*

 

學生 巴鎮 敬上

【介紹】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
2005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

主辦: 春暉國際
協辦:
贊助:

  官方網站

 

 

 

使用日期

|

地點

|

票價

|

狀態

 

 

 

 

 

 

 

2005/07/29-2005/08/13

台北首輪上映戲院

250

購買

 

 

 

 

 

 

 

 

 

 

 


節目分級: 普遍級。
上映時間:2005729日晚場起
上映戲院:台北長春戲院、高雄十全影城
票價:單張250元;套票2380,再加贈原版海報乙張(7/18起憑預售票券2張至國家戲劇院或音樂廳售票口換取)

【導演的話】 澤娜布里斯基 紐約 20041
1998年,我進入加爾各答一處髒亂的紅燈區,開始與妓女同住。當我於1995年首度造訪印度,我不曉得會遇到什麼。我開始旅行並拍攝印度婦女生活的殘酷現狀:殺害女嬰、童媳、因嫁妝太少被殺害及寡婦殉夫等。
我本無拍攝妓女的想法,直到一位朋友帶我去加爾各答的紅燈區。就在踏進迷宮般陋巷的那一刻,我明白了這就是我來印度的原因。
我花了好幾個月,想取得管道進入這個窯門禁地。我知道我想與這群婦女同住,真正去了解他們的生活。最後一位娼寮老闆給我一個房間。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取得這群婦女的信任。當她們在等候客人,我陪她們等。一連陪坐好幾個小時,與她們嘻笑玩耍,體驗那種枯等的感受,目睹她們不時流露暴躁不安的情緒,當她們想到自己被困在這個難以逃脫的世界,為了生存及照顧孩子,被迫出賣靈肉。
孩子們倒是馬上接納了我。他們不怎麼了解我在那裡做什麼,但他們對我及我的相機感到著迷。我讓他們使用相機、教他們怎麼照相。我心想,從孩子的眼中看世界一定很棒。於是我決定教他們攝影。
下回造訪時,我帶了十部輕便相機,選了一群最想學習的孩子。我不曉得自己在幹嘛,但這群孩子好喜歡,每週都來上課。成果很驚人。於是我放棄自己的攝影計畫,開始全時間與這群孩子互動。我知道此時有重要的內容需要紀錄下來,於是我買了一台攝影機,開始拍攝這群娼寮的孩子,拍攝他們在街頭的生活以及學習攝影的情況。之前我從來沒拿過攝影機。
我邀請羅斯考夫曼到加爾各答,與我一起拍片。他不想來,於是我寄了幾捲帶子給他看,我知道他會愛上這群孩子,就像我一樣。沒多久他便撘上前往加爾各答的飛機。他擔心沒有故事。我要他耐心等待。故事自然會浮現。
確實如此。

 

 

 


2004日舞影展觀眾票選最佳紀錄片
2004
洛杉磯影評人獎最佳紀錄片
2004
西雅圖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


加爾各答的紅燈區內,命運最坎坷的人不是妓女,而是她們的子女。面對赤貧、虐待和絕望,這些孩子幾乎無法避免步上母親的後塵,也難以創造另一種生活型態。
在「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裡,導演澤娜布里斯基(Zana Briski)與羅斯考夫曼(Ross Kauffman)紀錄在紅燈區認識的那些孩子的驚人轉變。專業攝影師布里斯基給孩子們上攝影課並給他們相機,點燃了這些孩子內心的潛在藝術天份,他們住在最污穢、看似絕望的世界。
這群孩子拍的照片不僅展現過人觀察力與天份,更反映出一種更偉大、激勵人心、撼動社會的真實面相:藝術確是一股解放心靈、賦予才能的極大力量。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不濫情,沒有一般拍攝貧窮世界所呈現的賺人熱淚畫面。布里斯基花數年的時間與這些孩子相處,參與他們的生活。孩子們拍攝的相片是其心靈的照影;而非只是稀珍奇品或原始圖像,那是一項無可抹滅的創意精神的力量之真實見證。

 

 

 

 

【導讀與心得】

巴鎮--<原文2400字>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http://www.spring.com.tw/new/brothels.htm

           人間福報[蘇蘭老師讀電影] ~21~  2005.7. 29

   [電影導讀教室]暑假開始互動發聲 ~ 由台大研究所 巴鎮 哥哥打頭陣 ~

 

    任一種生命的型態,都值得紀錄與期待

今天2005.7.29上映的<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 Born into Brothels>一部關於印度加爾各答娼妓孩子們的紀錄片。以平實誠懇的方式、呈現了這群孩子真實的生活:龍蛇混雜的紅燈區、出賣靈肉辛苦維持家計的母親、沉溺於毒品或缺席的父親;每一個孩子只渴望獲得教育的機會。他們現今及往後的生命中、「希望」似乎不存在!直到遇到本片的導演-Zana Briski

她以上攝影課的方式教導這群孩子學著去觀察身邊的環境,他們在拿到了照相機之後,用最真摯的熱情和迫不及待的心思按下快門來獵取每一次的「值得」,即使所處的生活是被外界棄若敝屣的

    表達自我觀點,尊重他人立場

每隔一陣子Zana就會帶著這群孩子討論,並請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她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選擇的原因和理由,不必跟著所謂的「主流」意見走或默不作聲。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我所受到的教育通常都是「單向的接收」,較少有機會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更別提學校的課程如何帶領我們質疑所謂的「主流」意見。而在考試時,可以接受數理科目有比較多「統一性」答案的我,卻始終不了解為什麼一些人文科目一定得要有「標準答案」?

然而在青澀年少時就無限擴張「自我意識」,亦會導致不良的後果:不但會失去與他人對話的共同基礎,更可能會因為不懂得去了解、尊重由不同成長背景和生活經驗導致的「不同意見」,而傷害到自己或他人。這群孩子是何其幸運,能在孩提時期就遇到Zana帶領他們做上述的討論,彼此分享彼此激盪,不但被鼓勵表達自己的觀點,也學會了如何聆聽並尊重他人立場。

    一個發聲管道,一個轉捩機會

片中,孩子們和家人的相處多半充滿了疏離和衝突,在那樣勞苦重擔的環境中,親子間的溝通往往是疲累後的沉默不語、或是壓力下的惡言相向。但其實他們心中有許多的需要沒有被滿足、甚或那不斷在心中流竄的恐懼、無人傾聽。但Zana卻在他們的生活中成為一個亦師亦友的「幫助者」,不但成為每一個孩子傾訴的對象,更重要的是,在知曉一個個害怕賣淫的恐懼或希冀就學的渴望後,她更以一己之力四處奔走,在充滿迷信的家庭、百般刁難的公家機關、乃至於排擠性工作者子女的學校間斡旋,為他們爭取機會-改變他們的生活。雖然在片尾,八位孩子中只有兩位堅持在寄宿學校的校園生活,若非Zana提供他們表達的管道,這群孩子一定沒有機會去經歷不同的生活,更不可能有能力為自己做選擇。因為一個發聲管道就是一個轉捩機會!

 

在看這部2005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的同時,我想到了老師您、總是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建立一種「生活即美感」的概念您不只是在分享知識,更是在用生命帶領每一個同學能夠被您教導何其幸運,故書1000字與您和讀者們分享。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from 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