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說起

人間福報[蘇蘭老師讀電影] ~19~  2005.7.15

     暑假宣傳最力的大片,就是好萊塢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與大卡司湯姆克魯斯合作的[世界大戰]。全球同步在6月29日上演,一下子就打破票房的多項紀錄。

 

     炫目的特效科技、簡單到不用寫劇本的劇情、加上一點點家庭親子的催淚親情、以及好人永不死的英雄公式,一部宣傳費佔去預算大半的好萊塢式科幻電影,於焉誕生。

這類電影有它存在的必要:滿足所有凡夫俗子的英雄夢、也給人類未知的世界指引了想像的方向、將[創造力]具象化!

 

     可是我比較有興趣的是:創作外星人起家的史匹柏,這幾十年來,將想跟人類做朋友的可愛ET、變成[世界大戰]中要將地球人滅種的侵略者,他的心路歷程是怎麼演變的?也許是他個人的人生境遇促使他有了完全不同的詮釋、卻左右了所有觀眾對未知世界的想像_______從和平、樂觀、充滿希望,到破碎、血腥、充滿恐懼!

 

      破碎、血腥、充滿恐懼,是這部電影最明顯的情緒表徵:家庭破碎、親子反目;灰頭土臉是因滿身骨灰、植物靠吸人類的鮮血無盡漫生;演員的表情百分之九十只需[恐懼]一種。許多人誇獎的天才女童星、我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________當一個兒童,已經完全沒有兒童應有的純真,就像一個成熟的靈魂住在一個兒童的身子裡,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她的表情、對白、舉止,都像劇中最出色的怪老人提姆羅賓斯對她的評語:

「我一看11歲的她,就知她是35歲以上的演員。」這何嘗不是一種殘忍?劇中不斷讓她高分貝的尖叫、一雙詭異的眼神,真的適合拍的是鬼片!

 

     [世界大戰]是未知的戰爭娛樂片,與前幾週介紹的薩爾瓦多內戰真實故事 [純真11歲],比較異同、對照著看,更能體會上述所言。

 

     而其他與 [戰爭] 有關、令人深思的佳片,近日還有[台北電影節]中亞歷山大蘇古諾夫作品~獨裁者三部曲:[蘇俄列寧]、[日本裕仁天皇]以及[希特勒末日],和6月17日所刊描述希特勒的[帝國毀滅]相較,前者是二次世界大戰的敵國俄國人拍攝的、後者是德國人自己拍攝的,導演、演員、取材的故事段落皆不相同,卻能讓觀眾完全理解、甚至銜接成一段較完整的強人末路,可見歷史真相只有一個,拍攝背後的動機是懺悔、是紀錄儘管不一,但若忠於歷史,誰拍都一樣令觀者動容!

 

     我們何其有幸,在炎炎夏日假期中,以最奢華的方式享受許多人努力的結果,讀創意或是讀歷史。感謝[台北電影節]帶來的系列精彩電影課,曲終人未散,更待來年!

網站:台北電影節

                                              小蘭姊姊 2005.7.7. [ 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