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莉莉亞
人間福報[蘇蘭老師讀電影] ~42~ 2005.12.30
怎樣的一部電影,讓人看了不能入睡?不是恐怖片,卻真實得令人不安。
[永遠的莉莉亞]故事發生在原蘇聯靠近北歐的地方,15歲的女主角奧卡桑納亞金絲有著東歐美女特有的天使面龐,很像我們在奧運會體操項目常看到的金牌面孔。導演盧卡斯穆第森以辛辣寫實著名,將劇中莉莉亞的最後三個月生命,絲毫不留餘地的赤裸呈現。這種肩負社會使命不以商業掛帥的影片在歐洲受到各國重視,並代表瑞典角逐2003年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
莉莉亞是被棄養的孩子,父不詳,只知是當年盟軍駐軍蘇聯時留下的種,母親帶著她直至15歲,跟著男友到美國求新生活時,硬生生的將莉莉亞一人留在蘇俄。莉莉亞從知道要去美國時的興奮、囂張的到處張揚,到明瞭母親是不帶她去的,之後甚至收到社會福利處的通知:「母親在美國來信放棄當莉莉亞的監護人、割斷母女關係」,母親留下的相片被她撕了、黏回、最後燒掉,莉莉亞的情緒也從空歡喜>氣憤傷心>崩潰瘋狂>適應療傷>痴痴等待>一點點希望>一天天失望>一步步走向絕境>終至一切毀滅>才短短3個月,正如北俄的蕭條無望。
被棄養的孩子是不幸的,有父母的孩子未必不可憐。劇中的對照組是莉莉亞唯一的朋友弗洛迪亞,一個天天被爸爸家暴後趕出家門無處過夜的小弟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互相依靠,在寒冷的冬天互相取暖。這兩個孩子把自己包在薄被中,當作躺在棺材裡,說著自己最卑微的願望:莉莉亞要的是粉紅色的書包和洋娃娃;弗洛迪亞希望自己回到家中有烤麵包的香。聽孩子一心企求的只這麼簡單卻不可得,就令人鼻酸。莉莉亞走投無路靠援交、換麵包,還記得給從未過過生日的弗洛迪亞一顆籃球當作生日禮物,讓弗洛迪亞不用再把石頭當球玩,弗洛迪亞這唯一的財產,仍被父親發神經時用利剪戳破,球不離身的弗洛迪亞至死、身邊只留著這顆洩了氣的籃球。
莉莉亞的住處被阿姨強佔,一心想離開所處環境的她,單純、有個性,竟輕信自己苦盡甘來終於遇見真命天子安德烈,要帶她離開蘇聯,雖不能去一心嚮往的美國,去瑞典也是好的,只要能離開。結果是被騙至瑞典當雛妓,言語不通、身無寸鐵、亦無分文、舉目無親,還因無身分怕警察抓了遣返原地…她發現人生已至盡頭,最終陪伴她的不是虔誠以對的信仰,而是先她一步當了天使的弗洛迪亞。他幽幽然在莉莉亞耳邊說道:「生命是一眨眼,死亡是永恆;若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是選擇生命!」這天,正是聖誕節,莉莉亞獲得的聖誕禮物是什麼?我們可以給這些孩子_____在世界各個被忽視的角落_____什麼樣的新年禮物?
小蘭姊姊 2005.12.4[共999字]
官方網站:http://lilya.king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