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影詩人  迎新春    

            人間福報[家庭電影院] ~249~  2010.1.2.  蘇蘭

慎重選取與讀者一起由2009跨進2010的電影作品,我們一起閱讀李屏賓、姜秀瓊與是枝裕和。

他們之間的關聯是:李屏賓是姜秀瓊紀錄片的男主角,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新作《空氣人形》的攝影師。

乘著光影旅行 Let the Wind Carry Me

這是2009金馬影展最令我感動的一部作品,國人拍的紀錄片,雙導演是台灣因短片《跳格子》獲獎無數的姜秀瓊與香港的關本良。紀錄的是光影詩人李屏賓---1954年出生於台灣,海軍退伍後考上了中影技術人員訓練班,從攝影助理出身而投入電影圈。1985年以王童執導的《策馬入林》摘下亞太影展最佳攝影,翌年與侯孝賢聯手拍攝《童年往事》,從此展開了長年合作的搭檔關係。爾後在金馬獎、亞太影展上摘獎如探囊,2000年以《花樣年華》在坎城影展奪得最佳藝術成就大獎,自此海內外的合作邀約不斷。先後曾與越南導演陳英雄、中國導演田壯壯、日本導演行定勳、法國導演吉爾布都等各國影人多次合作,是台灣出身而揚威國際影壇中當仁不讓的一位攝影師。

侯孝賢導演說:「從《戀戀風塵》,到《海上花》、《珈琲時光》、《最好的時光》、《紅氣球》,一個軌道及他架一個機器是基本形式,然後我說拍近的或稍微怎麼一個樣子,他就自己弄,我基本上就是不管,完全就交給他了。阿賓很厲害的,他已經厲害到一個地步。他會找到一個最好的位置,可以拍這個空間的最好位置。演員不用試戲,演員會怎麼樣演,其實沒有人知道,都聽他的,完全隨機。他不是一種固定的打光方式,是來到現場一看,他就知道了,他已經有個捕捉真實的能力了。我跟他合作,這種對影像、對情境、對整個真實空間、場景與人的掌握跟捕捉,養成我們對現實的某種眼光。他隨時在拍,平時用那種最傻瓜型的就是不停的在觀察,不停的在拍。他是一個創作者,用影像去創作,即使今天沒有時間、沒有錢、沒有這個那個,但是限制再多,他也可以做到。李屏賓已經是一個境界了。」

世界首映當晚,我漏夜寫下了感動:

想到這還哽咽,就像聞天祥映後座談時、就像我忍不住起身發言。謝謝秀瓊在作品中總帶給[人]巨大的溫暖與希望,並藉著你,讓我認識了另一個溫暖的創作者關本良、以及欣賞過他幾乎所有作品今天總復習的李屏賓。 

這次影展所播李屏賓的作品[註]我全看過,但剪短了放在一部紀錄片中的片段竟未減損撞擊的力量;無論本良導演的開場結尾廣東話旁白,還是秀瓊導演用聲音代替李屏賓在最後得國家文藝獎卻以為家人出事的未接電話20通...,都具震撼力道,更別說杜篤之、張艾嘉、侯孝賢、王家衛、舒淇、姜文、徐靜蕾、藍祖蔚...以及合作過的各國導演明星在其中現身說他...,以及這些導演們不遠千里趕來台北參加這個攝影大師的紀錄片首映。我為與貴賓們並列、80多歲一生不知兒子到底做了些甚麼的李媽媽感到驕傲!

片中男主角不經意說出的「人生小語」雋永有味:「它在不起眼的角落、堅強的長成一株特殊的小花…」這是李屏賓雲淡風輕瀟灑自若的說著自己。 「世界變小了,家卻變遠了…」這是時代翻滾[進步]之後,多少人共同有的深刻感觸及心酸。「真話不好說,假話不想說」我喜歡李屏賓片中和座談時說的每一句真心話。

王家衛說的:「杜可風若是水手,李屏賓就是軍人。」是對兩位大師攝影風格不同之精準譬喻。

麻豆拍坎城短片時與路人的對話互動、《紅氣球》的氣球在奧塞博物館街上演戲、《戀戀風塵》的兒時場景、《小城之春》我第一張珍藏的電影海報、《親密》林嘉欣試戲時精湛入戲的一旁提醒...,到最新的今生,緣未了》與《空氣人形...,每一個鏡頭的出現都讓我揪心一下,

原來美麗永恆的後面,是這樣的執著、努力、辛苦、誠懇、深情。

「我要有層次的黑色...」、「我用攝影與風對話記下: 物換星移、時光流逝、人事全非,但生命總有希望…」,挪威南方影展頒給這位攝影詩人終身成就最高榮譽,「他的影像一直讓我感動的就是饒富詩情」…,幸好我們金馬影展及時跟進,作[焦點影人 / 光影詩人:李屏賓 ]專題,

並有這一部舉重若輕---另一種劇力萬鈞---的紀錄片的專題總結。全場以及未來即使陌生觀眾們的感動,是所有犧牲最值的代價。「你的時間放在甚麼地方,生命就會有甚麼樣貌!」 

花樣年華梁朝偉在吳哥窟對著石洞說著那個終生憾恨的甜蜜與秘密,是那樣的夕陽光影,是那樣的取鏡,是那樣的靜謐深邃不可言喻。然後接張曼玉一句:「若我有兩張船票.你會跟我走嗎?」

一行清淚 ending...,紀錄片中短短節錄的是翻江倒海而來的所有記憶,不只關於原片,還有更多自己。

2010開春的今日,好好整理李屏賓作品點滴,獻給讀者、秀瓊、本良及賓哥,用以對您們致敬!

 

寓言電影《空氣人形 Air Doll

關於是枝裕和的作品,第一次看他《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驚豔也驚嚇;第二次看他《橫山家之味》雋永有味大力鼓掌;第三次看他《空氣人形》竟有這麼創意的發想.用空氣娃娃的眼光看其實更空洞的人們呀!

透徹淋漓的叫人逼視自己~塑膠的空氣娃娃air doll最後是「不可燃垃圾」,而人呢?最後也不過是「可燃垃圾」---客串製作空氣娃娃師傅的小田切讓安慰最後因「有了心而痛苦」的空氣娃娃時如是說。

關於空氣娃娃是「替代品」的喻意、關於「手冷心熱」的不可貌相、關於第一個學會的字是「美」---因主人最常這樣讚美她、關於被好好對待的同一款娃娃連回收時都會變得不一樣;師傅心疼的分辨著每一個回收娃娃的表情和樣貌...關於是枝裕和所有迷戀的電影...都在淡淡清清的影像流動竄出。太多地方可以慢慢說成一個個故事,尤其是寓言故事。

是枝裕和說: 所謂的真實、現實,拍攝紀錄片、電影,就像是素描一樣,不論任何片型,都是人類的素描。其實在當電影導演之前,我拍攝過電視的深夜連續劇,但是後來當了劇情片的導演之後,當你看見演員念著你寫出的旁白,從別人的表情及聲音來重現我用文字所描述的事件,別人表演將我的文字活了起來,是透過深刻凝視來表現…。

業田良家的漫畫原作「業田哲學堂 空氣人形」於2000年二月由小學館出版,我清楚記得自己是多麼被這部漫畫觸動。書中這名被心儀對象吹飽氣的充氣娃娃在夜晚的城鎮中四處信步,自言自語道:「我空洞的身體裡正滿溢著他的呼吸。我或許永遠也沒辦法為自己充氣。即使這會為我的生命帶來終結,我也毫不在乎。」充氣娃娃決心要盡情活出自己的生命,即使最終等待著她的是死亡。片中吟首詩,是孤獨拾荒老人說自己對生命的看法,大意是:

 ~生命呀生命

無法獨自完成

空空的我們

由誰來填補

或是將填補誰

皆不知

我們只是散落四方

互不關心

直到遇見因我而起的風~

 生命呀生命

像蜉蝣像蒲公英...

風鈴響起你將飄向何方

  人們能否填補一己之空虛?生命的意義為何?人類又是何物?心因為會痛所以美麗,空氣娃娃說:「我同時痛苦並快樂著。」我們對自己生命的看法,也暗藏在這些字句中?這是「痛苦並快樂著」的人生真相。日本詩人吉野弘的「生命可能是無法以自身之力成功的完滿、而被創造出來的」,生命的真相與美麗便存在於不斷的成長與變化之中。

你有多少哲學思維、多少先備知識、多少屬於文化生活的想望,就會在此片中找到等份量的營養;保有完整的自己與初心是主旋律,每一步踉蹌的插曲都學著堅強;在生活的每一天,找到它存在的價值、正向的意義與生命新的力量!

 

2009金馬影展所播李屏賓的作品

·  空氣人形 Air Doll

·  春之雪 Spring Snow

·  夏天的滋味 At the Height of Summer

·  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

·  小城之春 Springtime in a Small Town

·  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ghai

·  童年往事 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  策馬入林 Run Way

·  今生,緣未了 Afterwards

·  軌道 Rail Truck

 

空氣人形http://www.kuuki-ningyo.com/index.html http://blog.sina.com.tw/atom [原子印象]

 

                                          2009.12.28. [共2977字;去註為2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