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人間福報[家庭電影院] ~130~ 2007. 9.20. 蘇蘭
|
||||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改編自日本同名的國民小說,這本闡述母子之情的暢銷書,是作者Lily Franky前半生的自傳,他本名(中川雅也),就是劇中男主角小雅的名字。光看書名,就知他鎖定的主題(親情)、角色(兩代)、以及敘述的筆觸(笑中帶淚的深情幽默)。他用文字表達對已故母親的思念,用書記錄著從三歲開始、平凡的老媽中川榮子、帶著他離開丈夫、獨立撫養、直到罹癌過世…
中川雅也,真實的和戲中的,都多才多藝:寫專欄散文、小說、繪本,也畫插畫、擔任藝術指導、設計師、詞曲作家、演員、無線電導航員、攝影家、播音員…等,自由穿梭、活躍於各種藝文相關領域。《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是他第一部長篇作品,能成功賣出210萬本,源於「真」___真實故事與真情流露,以一種素直的態度來描繪親子之間、社會與個人之間的關係,親情總能引起最多讀者的共鳴;2007年電影重新詮釋了這個故事:許多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的事物(礦區與小鎮的沒落…)、還有那些不會隨著時間改變的事物(東京鐵塔、母愛…),都一一具象的從銀幕讓你親眼見到、感覺到。
電影中的演員眾多,小田切讓、樹木希林飾演這對母子,小林薰飾演有時出現的性格老爸,
有意思的是飾演年輕時的媽媽,就是樹木希林的女兒內田也哉子,她是第一次被找來演戲,這樣的選角夠勁爆吧。其它片中的大牌如松隆子、小泉今日子、仲村徹、宮崎葵、寺島進、柄本明、板尾創路…都因原著的號召力而來,角色小到幾乎只露個臉也甘之若飴:你認得出那個廣播電台情色節目的主持人是宮崎葵?找不到小泉今日子?就是那位辦理房屋貸款的櫃檯歐巴桑啦!…這也創下日本電影界一個難得的記錄。
〈東京鐵塔〉在故事中是個永恆不變的精神象徵(「永遠幸福的三丁目」中也是;東京鐵塔之於東京人、就像富士山之於日本人),從爸爸一張年輕時背著吉他在東京鐵塔下的黑白照片開始,鐵塔和吉他就變成小雅追求的目標。從沒有見過比爸爸更自由奔放的人,這偶而出現的老爸,在小雅心中始終佔著大位,一艘一時興起親手幫小雅打造的木船,始終沒完成最後的一筆,卻在片尾仍出現在小雅搬遷多次後最終的居所;媽媽煮一大桌菜,要送小雅去考大學,佳餚的旁邊就能看見爸爸家搬回的黃色電視機___那是老爸叫小雅隨意搬他喜歡的東西走…;一邊拉皮條一邊丟個安全帽教兒子素描的段落最有趣,老爸自顧自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得才氣洋溢!唉!始終不能做一件事堅持到底的老爸,連婚姻生活也不能。大篇幅是老媽,但偶而的老爸讓生活多了起伏、將故事加了調味料、使電影變得更有滋味。
小雅成年後的型男穿著配色、搭著鏡頭中各式的背景,甚是好看,果真是吃這行飯的!
母親是從罹腺癌開刀幸好沒切除聲帶、跟東京的小雅通電話時,角色開始立體化;換句話說,老媽抗癌的過程是小雅、是作者、也是觀眾最受感動的部份。子欲養而親不在,正面看___小雅終能陪伴母親走人生最後一段(7年),反哺報恩;另一面則是___為什麼總要等到生病了才覺悟該振作、該自立、該奉養母親?連她最想走上一遭的東京鐵塔也沒能帶她去,只能讓她住在看得見鐵塔的病房斷氣、抱著牌位登塔看東京。為什麼最後一次住院出門才第一次牽媽媽的手過馬路、為什麼躺在媽媽屍體旁卻沒看見小雅在母親生前抱抱她?或許作者就因這些來不及的遺憾,寫了這部書、拍了這些鏡頭、讓我們看見並思考_____【侍不宜遲】呀!
電影官方網站:http://www.tokyotower-movie.jp/
原著官方網站:http://www.lilyfranky.com [共1344字 200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