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心輔人員的眼睛看 ~馬拉松小子~
人間福報[
這是一部成功宣導特教理念、關懷特殊兒童、展現人性光輝、感人至深的電影。
由第一次拍劇情片的導演鄭胤澈,根據裴享珍的真人真事、將書籍文字改編成劇本。
學術上的解釋:自閉症患者從小開始便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困難,難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對各種感官刺激的異常反應及一成不變、難以更改的固定玩法與行為。
「母親」在自閉兒—楚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無論在製造體驗學習的機會、尋求專業醫療的介入、訓練成為馬拉松選手…都是全心投入,因而忽略家庭中其他成員,導致丈夫的離開和小兒子的抗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時候,母親刻意在雨天帶楚原到屋外用身體來感受「雨」、「傾盆大雨」,孩子始終無法照著要求說出這些字詞,氣急敗壞的母親最後在大雨中,將淋成落湯雞卻又沒有任何學習成果的兒子帶回屋內,心中不知有多無力、多沮喪!一直到長大以後,楚原從母親病房外逃開,到大雨滂沱的戶外,大聲喊出「雨」、「傾盆大雨」時的真摯眼神令人動容!
「馬拉松」這項運動,是母親用來訓練兒子主動積極,證明無異於常人的「工具」,而「楚原的腿__價值連城,楚原的身體__戰無不勝」,也成為自閉兒挑戰體力極限、爭取競賽勝利的信念。當病中的母親終於領悟到,強迫一個自閉症的孩子成為正常人,對母子二人而言是永無止境的煎熬時,毅然決然中斷所有練習,讓兒子成為工廠裡做著千篇一律「鎖螺絲」動作的工人。沒想到記性超強的楚原,在10月10日比賽當天,自己搭車到競賽現場,獨力完成這場42.195公里的馬拉松賽,達到母親當初訂定的三小時以內跑完全程的目標。雖然母親在賽前趕到現場極力阻止,卻阻擋不了兒子已能獨立單飛的事實,對照於童年時期的動物園場景,都是兒子掙脫母親緊握的手,孩提時期母親心力交瘁幾乎想要放棄的兒子,而此刻是20歲的楚原真的可以單飛了。
韓國男星曹承佑,為了成功詮釋自閉兒特質,曾刻意到特殊學校與自閉症患者接觸,揣摩他們的肢體動作、身體語言、表達方式,影片中他對斑馬(甚至說是斑馬圖案)的情有獨鍾、聽到喜愛的音樂便手舞足蹈、跑馬拉松的堅持表情、學習微笑(表達情感)的困難,種種自閉症患者的身體語言,都表達得淋漓盡致,因此獲得韓國[大鐘][百想藝術]兩項大獎的[最佳男主角獎]、並獲票選為[最受歡迎男演員獎]。此片也連連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劇本]等殊榮。
不僅家有自閉兒該看此勵志電影、沒有自閉兒也可從中學習由瞭解到幫助到如何與自閉兒共處,體會人性愛的光輝!
小蘭姊姊
2005.10.30 [9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