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情人     

人間福報[蘇蘭老師讀電影] ~18~  2005.7.8.

    女主角懷著四個月的身孕接下此戲,因為劇本實在太吸引她;很多人拿歐洲的此片跟美國的[麥迪遜之橋]比較異同,相似的中年人愛情故事,最明顯的差異在:法國片拍得含蓄內斂、除了愛情主題還有許多可思考的旁枝,在封閉的小島甚至燈塔上發生;20年前的美國老片奔放煽情得多、所有焦點只專注在男女主角2人身上。

   

    相較於5月13日介紹過的希臘影片「月光提琴手」,兩部片子的故事情節都與燈塔有關,來到燈塔工作的守護員,都有逃避現實,遺世獨立的個性。無論是在怪石嶙峋的崖邊或巨浪沖天的海面,燈塔都扮演著導航者的腳色:指引來往船隻正確方向,也安撫著心靈曾經受傷的旅人。

 

    本片選擇了一個美麗又浪漫的拍攝地點—法國西北部伊魯瓦斯海域中的威桑島,這地方向來被法國人稱為「世界的盡頭」,而「朱蒙燈塔」寂寞的挺立在海面上、完全不與陸地相連。我們可以看到燈塔守護員如何克服惡劣的環境,盡全力完成任務,正因如此,讓兩位男主角伊文、安東尼建立患難與共的革命情感。

 

    [島國島民一定是狹隘的排外心態?]這支線上:

~神父要跟島民相處必得花生命、時間,從事自己並不擅長的釣魚工作,以討好當地人、才能獲得島民的認同。

~捕魚的同伴在事故發生時,只用一句話來責備、男主人伊文[你是不是本地人?]….影片最後方知他是資深的[外來人]____為追求妻子不惜繼承岳父單調的燈塔員工作,一輩子留在小島上,以做手工椅子排遣孤寂、打發時間、順便貼補家用。終生最大的心願、竟是能在一個與土地相連的燈塔工作就心滿意足了。

~女主角瑪貝一生未離開過小島,嚮往只聽過的[巴黎];但在安東尼對小島生態有小小質疑的時候,瑪貝馬上生氣翻臉,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島民心態?

 

    兩男兩女的愛情故事其實並不複雜,言語不多、激情不多,全靠演員手勢、眼神等細膩精湛的演技,引爆壓抑在內心深處的豐沛情感:

記得是安東尼最後一次到燈塔上班,瑪貝在滂沱大雨中騎著腳踏車在岸上與他揮別,作為先生的伊文看在眼裡,內心有著無比的掙扎,此時,毋須任何言語,觀眾完全能感受三者心底不同情緒的澎湃情感。

 

    導演曾經想將本片命名為:「家庭的秘密」〜童年時期住過的老房子,隱藏著許多我們未知的秘密和過去的種種回憶,不過這樣的片名教育意味濃;「燈塔情人」比較容易吸引普凡大眾去細細品味這部探討人性至深的好片。

 

                                       小蘭姐姐[925]2005.7.1修訂